西安工业大学“金课”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(试行)

2024年09月11日 17:03  点击:[]

校教〔2020〕17号

为全面落实“四个回归”,打造优质课程资源,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,以教育部提出的“一流课程双万计划”建设为契机,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,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、创新性、挑战度的高质量“金课”。特制订《西安工业大学金课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。

  1. “金课”的内涵与类别

    (一)“金课”是指具有“两性一度”的优质课程,“两性一度”,即高阶性、创新性、挑战度。所谓“高阶性”,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,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。所谓“创新性”,是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,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,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。“挑战度”,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,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,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。

    (二)“金课”分为五个类别,包括线下“金课”、线上“金课”、线上线下混合式“金课”、虚拟仿真“金课”和社会实践“金课”。

    二、“金课”建设目标与实施

(一)学校的“金课”建设工作主要围绕以下目标开展: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,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热烈氛围;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积极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,开展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;抓好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建设,开辟“智能+教育”新途径;抓实两堂社会实践大课,一个是有温度的国情思政金课,即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,另一个是有激情的创新创业金课,即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。

(二)学校负责“金课”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,根据五类“金课”特点制定相关的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,分类指导“金课”的建设、评选及使用。主要相关制度见附件。

三、“金课”建设及使用要求

(一)五类“金课”参考对应的“金课”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要求,从课程团队建设、课程教学设计、课程内容、课程资源、教学模式、考核方式、课程使用等方面“对标”建设。

(二)获评为“金课”的课程应做到与时俱进的更新、优化。

(三)获评为“金课”的课程需首先保证面向我校本科生开放使用。

(四)获评为“金课”的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应保证相对的稳定,团队成员的调整应在教务处审核通过后进行。

(五)获评为“金课”的课程全部资源必须具有清晰的知识产权,不存在侵犯其他公民、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等问题。课程的校外使用应通过学校的批准。

四、保障措施

(一)学校对校级“金课”在课程资源更新、推广、申报高级别“金课”等方面给予经费及政策上的支持。

(二)学校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智慧型教学环境,保证“金课”的运行。

(三)对校级“金课”的奖励按照学校绩效考核办法执行。

(四)优先推荐校级“金课”的课程团队申报“高水平教学团队”。

五、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,由教务处负责解释。

 

附件:

附件1.《西安工业大学线下“金课”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》

附件2.《西安工业大学线上“金课”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》

附件3.《西安工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“金课”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》

附件4.《西安工业大学虚拟仿真“金课”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》

附件5.《西安工业大学社会实践“金课”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》

 

 


  • 附件【附件1-5.docx】已下载

上一条:西安工业大学在线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(试行)
下一条:西安工业大学课程教学质量通用标准(试行)

关闭
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
邮编:710021
电话:029-86173074

版权所有:西安工业大学本科生院(教务处)

技术支持: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